【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主办: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ISSN:1001-6058
CN:31-1563/T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被引频次:9745
数据库收录: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7-2018);期刊分类:水利建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马克思社会矛盾动力论与新时代中国建设(2)

来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解放动力理论和启蒙运动的思想是马克思社会矛盾动力论的重要理论来源。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教皇的贪婪、腐化,使得人们渐渐认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解放动力理论和启蒙运动的思想是马克思社会矛盾动力论的重要理论来源。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教皇的贪婪、腐化,使得人们渐渐认清了教会的欺瞒与压迫,想要获得自由,解放思想。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人们的思想逐渐开化,由此文艺复兴运动逐渐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人性动力论的来临,它打破了教会的束缚,鼓励人们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生活。与此同时,文艺复兴期间还涌现出大批的文艺作品,积极宣扬人性与人文精神。文艺复兴之后,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逐渐展开,以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为代表的思想家们,主张人的自由、平等与独立,开始重视利益与价值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是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要思想借鉴,是宝贵的理论来源。

作为西方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在肯定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于人的思想的解放基础上,也充分肯定了人的活动是有目的和意识的。同时,黑格尔还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并不会随着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当从人的意识外去探究世界,即“动力之外的动力”,即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看来,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前,世间就存在着一种万物最初的东西,即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运动与变化逐渐造就了世间万物。同时,当世间万物对绝对精神产生束缚时,绝对精神便会改变原来的形态,打破旧的世界,实现主客观精神的统一。大学时期的马克思也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但随着自身的知识积累,马克思逐渐发现了其唯心主义的缺陷,并吸取其合理内核——辩证法,创立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社会矛盾动力理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环境与思想潮流共同推动的结果。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为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而思想文化的发展则为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的产生提供着理论的指导。

二、马克思社会矛盾动力论的内容

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结构,而动力理论则是其中之一。社会矛盾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推手,它展示的是社会的动态状态,体现着一种发展的观点。马克思社会矛盾动力论主要包括根本动力、直接动力、主体动力和有力杠杆四个方面。

1.根本动力:两对矛盾

两对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马克思最早接触生产力一词是在巴黎,此时的马克思在转译“劳动生产力”时,认为其中不仅包含着劳动的内涵,同时还包含着创造的含义,由此可见,此时马克思正从劳动的视角去理解生产力。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马克思有两个地方提到了生产力,其一,“分工提高了劳动的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其二,“迫使资本家提高工资而不能提高生产力”。此时生产力的意思是外在的影响和制约力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工业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人的自身水平的发展也会在工业上体现出来。这时,生产力的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1〕由此可见,生产力即是对自然的占有能力。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当中指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工具的变化,人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物质生产过程,从本身而言其实就是对生产工具的使用过程,当生产工具得到改进,生产力提高时,生产的物质资料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同时还会出现过剩的情况,此时人又会拥有新的需要,又需要新的手段和生产力来满足。生产力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全过程,人们总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定位自身的需要,构建相应的生产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由此可以看出,生产力不仅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同时对于社会结构和制度发展也具有制约作用。物质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不同的生产力有不同的分配制度,由此构成不同的社会结构。


文章来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网址: http://www.sdlxyjyjzzz.cn/qikandaodu/2021/0722/643.html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动力与路径
下一篇:论激发基层协商民主有效运行的三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