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主办: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ISSN:1001-6058
CN:31-1563/T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被引频次:9745
数据库收录: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7-2018);期刊分类:水利建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激发基层协商民主有效运行的三维动力

来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秦舒展,男,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讲师,法学博士(郑州 )。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有效运行。生发于我国文化土壤和实践探索的基层协商民主形成了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实现载体的运

秦舒展,男,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讲师,法学博士(郑州 )。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有效运行。生发于我国文化土壤和实践探索的基层协商民主形成了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实现载体的运行机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在实践运行中,我国基层协商民主运行的代表选择、议题设置、过程参与和决策执行等动力不足问题凸现。这不仅制约了基层协商民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影响着基层协商民主运行的质量。因此,如何有效激发以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实现形式的基层协商民主的动力,使其在运行中真正“活起来”,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立足公共理性、有活力的制度和协商文化三个方面,探讨激发我国基层协商民主有效运行的“三维”动力。

一、公平与公共理性:激发基层协商民主有效运行的价值动力

基层协商民主决策运行以公平与公共理性规范和引导着公共决策的理性和科学性,但基层协商民主运行中价值问题的影响不可回避。“理性,就其本身而言,是工具性的。它既不能代我们选择终极目标,也不能调解我们在追求终极目标过程中的价值冲突——我们必须用其他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①这里提到的其他方式就是指公平正义原则。在基层协商民主运行过程中,应将公平正义融入协商决策的全过程,并依据公平正义原则对协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价值判断和分析。

1.公平正义为基层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提供精神动力

从本质上看,公平正义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是影响基层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变量。在基层协商民主运行过程中,应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包容和理性为方式,促使协商共识体现出公正性、理性和包容性,更好地反映基层群众的内在价值追求,为基层协商民主的有序、理性和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具有理性思维和价值要素的伦理道德,公平正义促使参与协商的主体以理性的心态平等地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并自愿承担运行机制中的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在协商过程中,每一个参与协商的主体都应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协商过程,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免受他者的支配。由此,公平正义原则在调节协商参与的主体对各自利益的诉求和表达的同时,也调节着这些利益主体在交流、审视和偏好之间的转换,促使最终达成的协商共识蕴涵着公正的性质,进而保障协商共识的公正性。

2.公共理性为基层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提供规范引导

公共理性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种精神气质,它所具有的价值要素和理性思维逻辑对基层协商民主决策运行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能够消除决策过程中存在的歧视、欺骗等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的不良行为。在基层协商过程中,决策共识的合理性的追求和实现,离不开公共理性原则对基层参与主体协商行为的规范引导。

其一,公共理性贯穿基层协商民主决策的全过程。基层协商民主运行应秉持公平正义原则和公共理性原则,这是由基层协商民主决策运行的目标决定的。基层协商民主运行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运行过程,实现意见整合和偏好转换,达成基层公共事务决策共识。它是一个多元主体协商的过程,任何一个单一主体都不能凭借自我的理性认知或权力地位,通过强迫、代替和威胁等方式将自我决策行为强加于其他参与主体。而所有参与主体都应该在坚持公共理性原则的基础上,围绕协商的议题与议程进行表达与对话,以实现意见的整合和偏好转换,最终达成决策结果。在此过程中,不仅每个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得以体现,而且参与主体的意见也得以有效整合。可见,在公共理性的规范引导下,基层协商民主的运行不仅保障了参与主体的理性,而且增强了决策共识达成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其二,公共理性原则要求基层协商参与主体提供全面真实客观的协商决策信息。“决策者掌握信息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决策合理性。”②与传统的公共决策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现在的基层协商民主采取理性协商合作方式获取决策信息并进行公共决策。在传统的公共决策获取信息方式下,公民是被动的决策客体,往往被排斥在决策过程之外,决策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自上而下、单向度地体察民意。如此,处于决策的主体地位,决策者往往习惯于根据自己的决策偏好和利益驱动择取信息,这势必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理性协商合作形式进行的基层公共决策活动,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目标,并且参与协商的代表本身是协商过程的主体。在公共理性的规范引导下,参与协商者都会将自我的“情境知识看成是扩大对每个人的认识和超越自身狭隘利益的资源”③。因为在协商决策过程中,参与协商的代表如果提供的信息是虚假的,会付出诚信成本,对自己不利。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参与协商主体提供虚假信息或遮蔽部分真实信息的动机,并在表达与对话的协商过程中实现公共决策,从而确保决策信息获取的真实性。在基层协商过程中,参与协商的主体给出的信息是基于自我特殊的环境和看待信息的视角,这种给出的信息虽然是真实的,但是由于自我特殊的环境和看待信息的视角存在差异性,给出的信息也存在不全面的情况。不过,各种团体带给公众的特殊社会视角虽是“制定明智和更公正决策的必要资源”④,但是,自我特殊的环境和看待信息的视角是一种认识而不是协商讨论的结果,是局部的认识而非全面认识。可见,一方面,公共理性原则规范引导下的协商过程抑制了参与协商主体提供虚假信息或遮蔽部分真实信息的动机;另一方面,通过表达与对话和理性审视,基层协商能够为公共决策过程提供比较全面的决策信息。


文章来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网址: http://www.sdlxyjyjzzz.cn/qikandaodu/2021/0722/644.html


上一篇:论马克思社会矛盾动力论与新时代中国建设
下一篇:踝关节护具对于不同运动中人体下肢生物力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