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主办: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ISSN:1001-6058
CN:31-1563/T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被引频次:9745
数据库收录: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7-2018);期刊分类:水利建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郭永怀:唯一全部参与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可抵(3)

来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郭永怀、王淦昌、彭恒武在核武器基地 爆轰物理实验,是突破原子弹技术的重要一环,为了取得满意爆炸模型,郭永怀带领队员反复试验,他自己多次跑

郭永怀、王淦昌、彭恒武在核武器基地
爆轰物理实验,是突破原子弹技术的重要一环,为了取得满意爆炸模型,郭永怀带领队员反复试验,他自己多次跑到帐篷去搅拌炸药。在多次试验后,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一举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这种方案后来被应用于中国整个第一代武器研制过程。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蘑菇云升起,全体工作人员一片沸腾,可郭永怀却再也支撑不住,瘫晕在试验现场。

不仅仅是原子弹和氢弹,在力学上成就卓越的郭永怀看到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他积极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星际航行座谈会,大力倡导中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许多技术问题,如运载工具、推进剂、姿态控制、气动力、气动热等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和主张。在第四次座谈会上作了“宇宙飞船的回地问题”的中心发言,对气动减速、气动加热、烧蚀防热、回地轨道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提出了利用举力面的设想。随后,当研制人造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时,郭永怀参加了负责卫星本体设计的人造卫星研究院的领导工作。

他还要负责动力项目研究。提出了“铁条包布”的设计思想,为核武器真正武器化做出贡献。郭永怀却还在不断探索,他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动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郭永怀的努力下,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总理和彭恒武、郭永怀
而在自己的老本行航空工程上,郭永怀创办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并亲任主编,翻译出版了《流体力学概论》等多部学术名著,先后开展了新兴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其成果不断引起国际科学界瞩目。在中科院组织的星际航行座谈会上,郭永怀提出中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运载工具、推进技术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

1968年12月4日。在苍茫无人知的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把这个新得到的数据带到北京。同事们劝他:“晚上不安全,您就明天去吧。”郭永怀笑笑说:“晚上好,睡一觉就到了。”

飞机开始降落,起落架落下,飞行员开始降低高度。2000米、1000米、500米。然而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开始猛地坠落。飞机从400米高空坠落的时间只有大概不到10秒,完全没有任何让人反应的时间。可是在这剧烈的晃动中,郭永怀依然心心念念手里的文件,他紧紧抱住用双手抱住文件,

在找到他的遗体时,众人发现,郭永怀和警卫员紧紧揽在了一块,仿佛在抱住生命中最紧要的人。等到把二人分开后,人们才发现,一个公文包夹在两人中间,里头静静躺着一份绝密资料。于整个中国的发展而言,资料的重要不言而喻。郭永怀在死亡的最后一刻,都在为中国守住一个腾飞的梦。
作为唯一一个在两弹一星中都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1999年被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也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钱学森曾经说过:有郭永怀,可以抵10个师。还不到60岁的郭永怀就这样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如果他还活着,必然能让中国的武器水平有一个大跃进。

郭永怀被授予“烈士”称号



文章来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网址: http://www.sdlxyjyjzzz.cn/zonghexinwen/2021/0210/495.html


上一篇:国产“世界最大螺旋桨”问世,重达480吨,超美
下一篇:新进展!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开启超高能伽马探

Copyright © 2018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